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刊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主办: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 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6-2963
CN: 11-3552/R
邮发代号: 82-718

电话:010-65242081、010-64012981-8110

Email:zgshenmian@163.com;zgsm@263.net

网址:zsmb.cbpt.cnki.net

访问量:267336

睡眠障碍专题_述评

  • 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汤永红;李敏;

    睡眠障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影响不仅限于个体的生活质量,还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睡眠医学的研究迅猛发展。本文就睡眠调节的分子机制、生物钟与昼夜节律的调控、神经环路在睡眠调节中的作用以及睡眠障碍的诊断分类和最新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进行述评。

    2024年06期 v.31 423-428+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重视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的临床处理和研究

    刘春风;高凡;傅翔;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障碍、失眠、嗜睡、睡眠相关的运动障碍、异态睡眠及昼夜节律紊乱等,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影响预后。然而,目前卒中相关睡眠障碍机制尚不清晰,有效的干预措施不多,且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针对性开展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将有助于推进其规范化处理。

    2024年06期 v.31 429-43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睡眠障碍与神经变性病

    寇梁;夏昀;王涛;

    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调节机体的多个方面,如细胞功能、机体活动,以及疾病的发生与进程。睡眠障碍常常在神经变性病如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的早期阶段出现,并可能伴随疾病全程。这不仅仅是一种症状,还可能是疾病发生和进展的原因之一。本文回顾了神经变性病中睡眠障碍的形式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探讨了睡眠障碍在神经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总结了有关干预措施的最新进展。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未来神经变性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与靶点。

    2024年06期 v.31 432-435+440+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国内统一刊号:CN11-9298/R,国际标准期刊号:ISSN1674-7372,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被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收录。先后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收录。于2023年首次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收录。

    2024年06期 v.31 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正>《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是全国唯一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神经病学学术性期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从事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临床和科研人员等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神经疾病领域尤其是神经免疫学领域的科研成果。本刊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本刊除辟有围绕与神经病学和神经免疫学相关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的论著、述评、综述、进展、专论、讲座、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报告与讨论、论著摘要、研究简报、短篇报道等栏目外,还将设立神经免疫学发展史及神经科专家、研究生园地、问题解答等栏目。既报道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又报道一般神经病学方面的研究。

    2024年06期 v.31 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中国心血管杂志》

    <正>《中国心血管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北京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本刊于1996年创刊,现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3)来源期刊、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22)收录期刊。本刊栏目包括述评、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调查研究、疑难病例分析、病例报告、综述、人物志、一图解概念、环球要刊巡览、数字医疗、学术动态、专家答疑等。

    2024年06期 v.31 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睡眠障碍专题_论著

  • 睡眠呼吸障碍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新发无症状缺血性脑损伤的预测价值研究

    杨毅;申珅;万孟夏;张拥波;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 breathing, SDB)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后新发无症状缺血性脑损伤(new silent ischemic brain lesions, NSIBL)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6例行C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NSIBL分为并发NSIBL组44例和未并发NSIBL(non-NSIBL)组32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影像学检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行CAS患者发生NSIBL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AHI对行CAS患者术后发生NSIBL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与non-NSIBL组相比,NSIBL组患者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AHI高(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HI是CAS术后发生NSIBL的独立影响因素(矫正OR=2.258,95%CI:1.529~3.344;P<0.01);(3)ROC曲线分析显示,AHI预测CAS后发生NSIBL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59(95%CI:0.775~0.943,P<0.01),cut-off值为20,其灵敏度84.1%,特异度78.1%。结论 SDB是CAS后发生NSIBL的独立影响因素。

    2024年06期 v.31 436-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失眠症患者血清及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特征分析

    丁莹梅;马宾;刘晓芬;袁梅;

    目的 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比慢性失眠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在血清及尿液中的代谢组改变情况,为研究失眠症的病理学机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纳入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慢性失眠症患者30例,另募集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收集其血清及尿液制备样本后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生物学技术做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通过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筛选识别两组间在血清及尿液中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从而对比失眠人群整体代谢改变情况。结果 失眠组及健康组在血清及尿液中的代谢成分均存在差异,在血清及尿液中分别筛选到36种和6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血清中反式-4-羟基-L-脯氨酸、2-氨基己二酸等和尿液中1-甲基腺嘌呤、N-(2,4-二甲基苯基)甲酰胺、肌肽等物质是慢性失眠症潜在诊断标志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失眠障碍在血清中主要存在氨基酸代谢异常,如丙氨酸代谢、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脯氨酸代谢等。失眠相关的尿液代谢改变则主要涉及维生素B6代谢、咖啡因代谢、组氨酸代谢等。结论 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识别出慢性失眠症患者血清及尿液中多种差异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为失眠症临床监测与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切入点。

    2024年06期 v.31 441-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帕金森病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沛珊;郭纪锋;夏欢;谭智慧;杨新玲;

    目的 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患者伴发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EDS)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5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PD患者96例,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 ESS)评分将PD患者分为非嗜睡组(ESS≤7分)和嗜睡组(ESS>7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关量表评分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PD伴E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96例PD患者中并发EDS者为53例(55.2%);(2)嗜睡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Ⅱ、UPDRSⅢ、帕金森疲劳量表(Parkinson fatigue scale, PF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项(39-item Parkinson disease questionnaire, PDQL-39)评分均高于非嗜睡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低于非嗜睡组,Hoehn-Yahr(HY)分期Ⅱ期和Ⅲ期患者比例大于非嗜睡组(均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PF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以及HY分期中的Ⅱ期和Ⅲ期是影响PD患者发生嗜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PD伴EDS的发生率较高,PFS、HAMD评分以及HY分期对于评估PD发生EDS具有指导意义。

    2024年06期 v.31 448-452+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识别绝经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理与睡眠问题网络的核心症状

    钟清清;莫金芳;施令丽;梁安康;梁碧芳;唐彬鋆;苏月靓;张敏;杨元欢;谭海龙;黄含;赵明明;

    目的 构建绝经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患者心理与睡眠问题的症状网络,识别核心症状。方法 纳入2022年至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收治的117例绝经女性OSA患者,年龄(63.94±7.81)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分别评估患者的心理和睡眠情况,根据SCL-90和PSQI各项因子评分是否≥2分分为各因子阳性症状组和阴性症状组。采用网络分析法构建心理与睡眠症状网络,通过中心性指标,识别核心症状,分析桥梁强度,比较桥梁症状阳性组和阴性组心理和睡眠特点。结果 绝经女性OSA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症状是躯体化(47.01%)、强迫(43.59%)和焦虑(31.62%),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入睡时间长(75.21%)、睡眠质量差(74.36%)、睡眠时长短(73.50%)。中心性最高的心理症状和睡眠问题分别为焦虑(strength=1.291)和睡眠质量差(strength=1.816),“睡眠障碍”因子(bridge strength=0.242)是该网络的桥梁症状。“睡眠障碍”因子阳性组的患者SCL-90量表评分显著高于“睡眠障碍”因子阴性组(P<0.01),且N3期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少(P=0.020)。结论 焦虑和睡眠质量差是绝经女性OSA患者心理与睡眠症状网络的核心症状,为该人群的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为临床治疗确定关键干预靶点,以及减轻绝经女性OSA患者的症状管理负担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6期 v.31 453-458+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0—2040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流行趋势预测

    王仕鸿;赖凤霞;张之怡;汪永杰;陈浩;于海兵;孔丹莉;丁元林;

    目的 预测2020—2040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趋势,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库1990—2019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患病和死亡等数据。根据变化率(%)和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EAPC)描述疾病的变化情况。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模型预测2020—2040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趋势。结果 1990—2019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和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SPR)均呈上升趋势(EAPC分别为1.10%和1.05%,P<0.05),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EAPC=-0.02%,P>0.05)。2019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和患病人数多集中于≥65~<70岁年龄组,≥80岁年龄组死亡人数最多。2020—2040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ASIR和ASPR均呈上升趋势(EAPC分别为0.97%和0.05%,P<0.05),ASMR呈下降趋势(EAPC=-0.23%,P<0.05)。预计2040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ASIR、ASPR和ASMR分别为177.39/10万、1269.89/10万和59.24/10万。其中,ASIR和ASPR比2020年分别增长21.26%和1.06%,ASMR比2020年下降4.61%。同时,2020—2040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预计2040年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分别为575.69万例、4 076.82万例和189.49万例,比2020年分别增长91.83%、63.28%和76.83%。结论 2020—2040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ASIR和ASPR呈进一步上升趋势,ASMR呈下降趋势,提示政府及相关卫生部门应定期开展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并进行早期干预,同时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

    2024年06期 v.31 459-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0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睡眠障碍专题_综述

  •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焦虑相关睡眠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周扬;李盈;刘怿敏;梁娜;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是一种通过局部麻醉阻断交感神经活动的神经调节技术,近年来在焦虑相关睡眠障碍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焦虑患者通常伴随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导致入睡困难、频繁觉醒及睡眠质量下降。SGB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本文就SGB在焦虑相关的睡眠障碍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展望其在未来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2024年06期 v.31 468-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褪黑素与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睡眠-觉醒紊乱的研究进展

    郑紫静;张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以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精神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为主要表现的认知障碍类型,研究发现,AD患者常伴发睡眠障碍,其甚至可出现在AD认知未受损时期。睡眠-觉醒紊乱是AD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之一,褪黑素在调控睡眠-觉醒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褪黑素对睡眠-觉醒的调节作用、褪黑素与AD伴发睡眠-觉醒紊乱的关系及其潜在机制,以及靶向褪黑素的治疗进行综述,为AD伴发睡眠-觉醒紊乱患者治疗提供新视角,为AD早诊早治提供依据。

    2024年06期 v.31 472-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果蝇睡眠调节的研究进展

    周云霞;汤永红;

    睡眠是人类一项重要的基本生命活动过程。现今睡眠障碍的高发病率和复发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激发了科学家们对睡眠病因和机制的深入研究。果蝇的睡眠过程与人类有诸多相似之处,使其成为研究睡眠的生理过程、病因机制以及生物调节的模式生物。本文从果蝇的神经结构、生物钟神经元、外界因素影响与睡眠剥夺及机制等方面对其睡眠调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4年06期 v.31 479-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合并肺腺癌并累及第Ⅷ对脑神经的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脑炎一例

    周笑灵;主云飞;

    <正>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5,m Gu Rl 5)抗体脑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encephalitis,AE)。该文报道1例合并肺腺癌、累及第Ⅷ对脑神经的抗m Gu Rl 5脑炎患者的病情演变过程,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此病提供思考。1病例报告患者女,37岁。因“头痛头晕1个月,加重1周余”入院。患者于2023-6-24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间歇性全头部紧箍感,偶伴头晕、视物旋转和步态不稳。发病23d患者感头痛头晕症状发作频繁,休息后不能缓解,伴声音嘶哑、双耳听力下降、反应迟钝及记忆力下降。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脑炎?”收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

    2024年06期 v.31 484-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ANK2新发复合杂合突变致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一例

    曾阳桥;李晓琴;牟顺;陶涛;

    <正>泛酸激酶相关神经退行性变(pantothenatekinaseassociatedneurodegeneration,PKAN)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致病基因泛酸激酶2(pantothenic acidkinase2,PANK2)突变导致PANK2蛋白活性不足或缺失,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2])。PKAN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张力障碍、震颤、舞蹈症及运动迟缓等,也可有锥体系的损害症状,如痉挛步态,具有临床异质性。本研究报道了一个可能致病的PANK2基因复合突变位点,并对此例PKA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既往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2024年06期 v.31 487-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卒中样症状起病的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一例

    韩雅婷;邱梦媛;欧阳慧;何洋;张兆旭;刘尊敬;郭淮莲;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主因“言语不利伴肢体无力半个月”入院。半个月前患者行走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发音不清,伴饮水呛咳、双耳耳鸣、头昏沉感,不伴肢体麻木或头痛,就诊于作者医院门诊,行头颅CT检查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灶,左侧半卵圆中心软化灶,左侧侧脑室扩张”;头颅MR检查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灶”;颈椎MR检查显示“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C3/4椎间盘左后突,C4-C5至C5-C6椎间盘后突”。

    2024年06期 v.31 489-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关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

    陈敏;林一;冯晶晶;刘沛东;刘洪波;

    <正>目前,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 related disease,MOG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发病可能与基因、环境、免疫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被认为是诱发因素,病毒感染诱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免疫障碍的机制包括分子模拟、表位传播、旁观者激活和多克隆B细胞激活,推测遗传因素可能是易感因素。现报道1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相关的MOGAD患者,该患者幼时已接种水痘疫苗,仍再次感染VZV并诱发MOGAD,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存在补体C7基因杂合移码突变。

    2024年06期 v.31 49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尿潴留为首发症状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何宇;水晶;丁智斌;闫卫红;宋丽娟;马存根;李新毅;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29岁。因“发热、头痛17d,小便困难5d,烦躁、四肢乏力1d”于2023-7-11入院。17d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6℃,伴头痛,呈头部憋胀感,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阳性,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后症状消失。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困难,就诊于泌尿外科给予留置导尿处理。入院前1d因烦躁不安、四肢乏力就诊于作者医院。患者无头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无腹痛、腹泻,无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睡眠及饮食差,排便正常,近半年体重无明显增减。

    2024年06期 v.31 494-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会议纪要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孙倩 ;时秋宽;

    <正>2024年9月6日下午,《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以下简称神免杂志)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有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院长季福绥教授,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波教授,北京医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神免杂志前任主编、现任名誉主编陈海波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神免杂志前任主编、现任名誉主编胡学强教授,北京协和医院、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神免杂志资深编委崔丽英,北京宣武医院、神免杂志资深编委董会卿教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神免杂志资深编委吴卫平教授,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免杂志主编苏闻教授,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免杂志主编王佳伟教授,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神免杂志副主编张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神免杂志副主编朱以诚教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免杂志副主编汤永红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免杂志副主编陈向军教授,北京天坛医院、神免杂志副主编王伊龙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免杂志副主编王丽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免杂志副主编邱伟教授,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专家以及编辑部人员共69人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王佳伟教授、苏闻教授以及张华教授共同主持。

    2024年06期 v.31 497-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稿约

    <正>《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双月刊)是全国惟一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神经病学学术性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收录期刊等。

    2024年06期 v.31 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