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刊名: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主办: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 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6-2963
CN: 11-3552/R
邮发代号: 82-718

电话:010-65242081、010-64012981-8110

Email:zgshenmian@163.com;zgsm@263.net

网址:zsmb.cbpt.cnki.net

访问量:276649

论著

  • OCT及OCTA评估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NMOSD视网膜结构和血管密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要雅君;李昕頔;徐芸;梁小芳;杨柳;田德财;张星虎;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及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评价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NMOSD)视网膜结构和血管密度改变及其与临床疾病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42例(84只眼),健康对照(对照组)45名(90只眼)。根据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 ON)病史,NMOSD组进一步分为两组:有ON病史的NMOSD+ON组和无ON病史的NMOSD-ON组。通过OCT和OCTA测量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 GCC)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厚度、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 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eep capillary plexus, DCP)和视盘区血管的血管密度。记录患者NMOSD病程和发作次数、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 EDSS)评分,分析上述指标与OCT和OCTA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黄斑和视盘的结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NMOSD+ON组总体及颞区(TEM)、上区(SUP)、鼻区(NAS)、下区(INF)各区的RNFL厚度均明显降低(P<0.05);NMOSD-ON组总体和SUP区的RNFL厚度明显降低(P<0.05)。与NMOSD-ON组比较,NMOSD+ON组总体及TEM、SUP、NAS、INF各区的RNFL厚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NMOSD+ON组总体、SUP及INF区的GCC厚度明显降低(P<0.05);NMOSD-ON组总体及SUP区的GCC厚度明显降低(P<0.05)。与NMOSD-ON组比较,NMOSD+ON组总体GCC厚度及SUP、INF区的GCC厚度明显降低(P<0.05)。黄斑区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比较,NMOSD+ON组SCP总体、中心凹、中心凹旁及中心凹周围TEM、SUP、NAS、INF各区血管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NMOSD-ON组DCP总体血管密度、中心凹旁及中心凹周围TEM、SUP、NAS、INF各区血管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NMOSD-ON组比较,NMOSD+ON组SCP总体血管密度以及中心凹旁TEM区、SUP区、INF区和中心凹周围TEM、SUP、NAS、INF各区血管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DCP中心凹、中心凹旁NAS区、中心凹周围TEM区血管密度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NMOSD+ON组视盘区总体血管密度,视盘内血管密度以及和视盘旁鼻上区(NS)、鼻下区(NI)、下鼻区(IN)、下颞区(IT)、颞下区(TI)、颞上区(TS)、上颞区(ST)、上鼻区(SN)各区血管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NMOSD-ON组比较,NMOSD+ON组除视盘内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268)外,视盘区总体血管密度和视盘旁各区血管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NMOSD组病程与GCC厚度、RNFL厚度、SCP血管密度、放射状周围毛细血管(RPC)血管密度均呈负相关(分别r=-0.436,P<0.001;r=-0.337,P=0.002;r=-0.325,P=0.003;r=-0.239,P=0.028),发病次数与RNFL厚度、RPC血管密度呈负相关(分别r=-0.360,P=0.001;r=-0.315,P=0.004),BCVA与GCC厚度呈负相关(r=-0.303,P=0.005)。结论 NMOSD患者发生和不发生ON的眼,均存在视网膜结构和视网膜血管的损伤,且NMOSD病程越长、发病次数越多,损伤越明显。与没有ON的眼相比,ON患眼SCP血管密度减低。

    2024年04期 v.31 251-257+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何婧;薛峥;顾平;王晓平;金莹;李淑华;龙云飞;陈海波;苏闻;

    目的 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平台注册号:NCT03195231)。在国内四家三甲医院运动障碍性疾病专病门诊筛选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17)总分≥13分的PD患者,由四家医院分别进行随机化入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或乌灵胶囊组,分别给予安慰剂或乌灵胶囊3粒(0.33 g/粒)3次/d治疗,疗程12周。主要观察疗效指标为治疗12周后HAMD-17总分与基线HAMD-17总分的差值,次要观察疗效指标是治疗12周后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 PDSS)总分与基线PDSS总分的差值。结果 82例符合入组条件者进入随机化分组,66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其中安慰剂组28例,乌灵胶囊组38例。治疗12周后,安慰剂组HAMD-17总分[差值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0(-0.3,-6.0)分]、乌灵胶囊组HAMD-17总分[差值中位数(四分位数)为-6.0(-3.0,-8.3)分]均下降,以乌灵胶囊组HAMD-17总分降低更明显(Z=1.321,P=0.036);安慰剂组PDSS总分[差值中位数(四分位数)2.0(-2.8,12.8)分]、乌灵胶囊组PDSS总分[差值中位数(四分位数)7.5(0,17.3)分]均增加,以乌灵胶囊组PDSS总分增加幅度更大(Z=1.753,P=0.048)。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乌灵胶囊可以改善PD患者的抑郁症状,亦可以改善睡眠障碍,用药安全性较好。

    2024年04期 v.31 258-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EB病毒感染后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丁朋;陈国娟;相蕾;张隽;崔菀真;李文霞;岳伟;

    目的 探讨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综合征(opsoclonus-myoclonus-ataxia syndrome, OMAS)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的关系、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告1例OMAS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总结EBV感染后OMAS病例特点。结果 在中英文数据库中共检索出6篇符合要求文献中报道的7例患者,合并本文报告病例,共8例患者纳入分析。8例患者中男女各4例,发病年龄20个月至71岁,4例为儿童。5例患者在出现OMAS前约10 d至2周出现一系列前驱症状,如发热、呕吐、咽喉痛、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8例患者中仅1例在病程中无明显的眼阵挛症状,其余7例均出现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三联征。全部8例患者中,4例患者血清中病毒衣壳抗原(VCA)IgM阳性,2例患者早期抗原(EA) IgG阳性,1例患者行PCR检测到EBV DNA。6例患者行脑脊液检查,其中1例患者EA IgG阳性,1例患者行PCR检测到EBV DNA,6例患者脑脊液检查糖均在正常范围,2例患者出现蛋白升高[(0.53~0.73)g/L],3例出现白细胞升高[(11~20)×10~6/L]。8例患者均行头部CT和(或)MRI检查,2例行全身PET-CT检查,均无阳性发现。8例患者中,甲泼尼龙治疗3例,免疫球蛋白治疗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例及未予治疗2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11周完全恢复,接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1例患儿(年龄20个月,未行全身PET-CT检查)在发病5个月后发现神经母细胞瘤。结论 EBV感染后可继发OMAS。结合前驱症状及针对EBV进行特异性的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免疫抑制治疗对EBV感染后OMAS有效。EBV感染后OMAS一般预后良好。

    2024年04期 v.31 265-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无症状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与脑小血管病综合评分的相关性

    徐蕾;董敏;刘芳;龙云飞;何婧;于会艳;刘银红;

    目的 探讨老年无症状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IADE)与脑小血管病(CSVD)综合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查体或就诊且完成3 T头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头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头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CSVD患者。通过影像学诊断IADE并进行CSVD综合评分。根据有无IADE,将所有患者分为IADE组与非IADE组;依据CSVD综合评分,将患者分为CSVD无-轻度组与中-重度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ADE与CSVD总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30例CSVD患者,其中IADE组86例、非IADE组144例,CSVD综合评分无-轻度组157例、中-重度组73例。与非IADE组相比,IADE组患者的脑梗死史[16例(18.6%)比13例(9.0%)]、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45例(52.3%)比51(35.4%)]及CSVD综合评分为中-重度的患者[36例(41.9%)比37例(25.7%)]比例更高(均P<0.05)。230例患者中,CSVD综合评分中-重度组IADE患者比例高于无-轻度组[36例(49.3%)比50例(31.8%),χ~2=6.495,P值=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95%CI)=1.777(1.124~2.808),P=0.014]、脑梗死史[OR(95%CI)=15.481(4.565~52.496),P<0.001]、颅内外动脉狭窄/闭塞[OR(95%CI)=0.961(1.003~6.804),P=0.049]和IADE[OR(95%CI)=0.037(0.879~2.563),P=0.037]是中-重度CSVD综合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135.5 g/L)[OR(95%CI)=0.283(0.114~0.701),P<0.01]是中-重度CSVD综合评分的保护因素。结论CSVD伴IADE患者在颅内影像表现上全脑受损更明显,且IADE、脑梗死史及颅内动脉狭窄/闭塞是CSVD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4年04期 v.31 271-27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糖尿病前期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

    李美锡;成斯琪;谢小华;牛小莉;牛亚丽;王天俊;吕佩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SIVCI)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7月于作者医院就诊的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242例。依据认知功能分为血管性痴呆组(VaD),轻度认知障碍组(vMCI)以及无认知障碍组(NoCI),记录并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以及颅内脑白质病变(WMLs)的Fazekas评分、腔隙性脑梗死评级等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并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SIVD发生SIVCI的危险因素。结果 VaD组及vMCI组的受教育程度低于NoCI组,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的患者比例高于NoCI组,而VaD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vMCI组(均P<0.05),VaD组与vMCI组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前期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的MMSE评分低于vMCI组及NoCI组,重度WMLs患者比例高于vMCI组及NoCI组,vMCI组MMSE评分低于NoCI组(均P<0.05),vMCI组与NoCI组的重度WMLs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OR(95%CI)=2.921(1.636~5.215),P=0.001]及糖尿病前期[OR(95%CI)=2.743(1.461~5.150),P=0.002]均是SIVD患者发生SIVCI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低[OR(95%CI)=0.861(0.811~0.914),P=0.001]、有高血压史[OR(95%CI)=1.867(1.089~3.201),P=0.023]、重度WMLs[OR(95%CI)=2.227(1.344~3.690),P=0.002]也是发生SIVCI的危险因素。结论 除了受教育程度低、高血压史以及重度WMLs以外,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也是SI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对SIVD患者早期进行糖代谢筛查,在糖尿病前期进行血糖干预有助于预防SIVCI发生。

    2024年04期 v.31 277-282+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紧张型头痛患者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触觉辨别能力的变化及机制研究

    焦格;杜文娟;刘畅;于生元;

    目的 探讨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 TTH)患者发作期、发作间期触觉辨别能力的变化及机制。方法 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头痛门诊就诊的TTH患者,包括发作期和发作间期各105例,另纳入109名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受试者年龄、受教育时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等临床资料。通过触觉认知测试仪检测3组受试者的触觉辨别阈值,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三组受试者触觉辨别阈值的差异。结果 三组受试者年龄、受教育时间、MMSE、MoCA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TH患者合并焦虑抑郁者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通过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抑郁与TTH对触觉辨别能力的影响的交互作用不显著。TTH患者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组的触觉辨别阈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TTH患者发作间期和发作期的触觉辨别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TTH患者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触觉认知水平均下降;触觉认知测试仪可识别TTH患者的早期触觉认知功能下降。

    2024年04期 v.31 28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少年型及早发成年型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临床特点

    孙丽伟;刘爱华;刘江红;

    目的 探讨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 DRPLA)少年型、早发成年型各1例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影像、脑电图及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对1例少年型DRPLA和1例早发成年型DRPLA患者及其各自家系的临床特征、影像、脑电图及基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少年型DRPLA患者家系:先证者女性15岁,病程5年,首发症状为步态不稳,逐渐出现认知障碍、癫痫(全面强直阵挛、肌阵挛)症状,外周血DNA检查发现肌萎缩蛋白1(ATN-1)基因中CAG重复次数为63次。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可见脑干和小脑萎缩。起病3年后发作期脑电图可见全导慢波、多棘慢波节律性发放,起病5年后发作期脑电图出现重度节律失调。先证者祖父、3个姑祖母均于50多岁出现步态不稳症状。(2)早发成年型DRPLA患者家系:先证者女性,26岁,病程2年,首发症状为癫痫,逐渐出现认知障碍、肌阵挛、共济失调。外周血DNA检查结果显示ATN-1基因CAG重复次数为59次。头颅MRI可见脑干、小脑、海马萎缩。起病1.5年后发作期脑电图示后头部异常放电,起病2.5年后异常放电变频繁。先证者祖母60岁出现行走不稳、记忆力减退症状;姑姑于35岁出现肢体抖动症状,于50多岁出现步态不稳,58岁出现认知下降。先证者父亲51岁、先证者之女均无临床表现,外周血DNA检查ATN-1基因CAG重复次数分别为53、60次,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结论 DRPLA的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临床特征和发病年龄与CAG重复的次数相关。发现ATN-1基因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48次可以明确DRPLA疾病诊断,如果有条件,应尽早行基因检测,避免漏诊。

    2024年04期 v.31 288-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5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奥法妥木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不良反应事件信号挖掘与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影响因素分析

    苏雪;程丽;蒲晓芳;周丽;

    目的 挖掘奥法妥木单抗上市后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不良反应事件(ADE)并探究严重ADE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中奥法妥木单抗自2020年第3季度至2023年第4季度共14个季度治疗MS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比例报告比值(PRR)法、综合标准(MHRA)法对ADE信号进行挖掘分析,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并分析奥法妥木单抗致严重ADE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获得奥法妥木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75 380份,挖掘阳性信号133个,涉及16个系统器官分类SOC,主要集中于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27个信号(20.15%),20 542份报告(27.25%)]、各类神经系统疾病[23个信号(17.16%),7 057份报告(9.36%)]。对严重ADE报告进行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95%CI)为2.496(1.777~3.504),P<0.001]、年龄[OR(95%CI)为1.033(1.007~1.059),P<0.001]、体重[OR(95%CI)为0.984(0.978~0.989),P<0.001]是奥法妥木单抗发生严重ADE的影响因素。结论 MS患者影响ADE结局的因素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和体重减轻,更易发生严重ADE,且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生严重ADE。在临床使用奥法妥木单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年龄制定监测计划及用药方案,并加强对患者体重及营养代谢的管理,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2024年04期 v.31 295-29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肠道菌群失衡与重症肌无力

    阎瑾逸;李志军;

    肠道菌群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机体先天免疫、适应性免疫以及肠道局部免疫的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以菌群的多样性、组成变化以及病原体增加为特征。研究显示,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患者肠道菌群失衡以α-多样性降低,梭杆菌、拟杆菌和变形菌丰度增加,以及放线菌、厚壁菌门丰度减少为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核苷酸、氨基酸及脂质代谢紊乱,以及代谢产物和炎症细胞因子异常。肠道屏障破坏,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 Tregs)失衡以及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为肠道菌群失衡参与MG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本文就肠道菌群与MG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以及未来可能的涉及肠道菌群的治疗靶点进行综述,以期对MG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v.31 300-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BTK抑制剂在多发性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杨屏;冯金洲;余刚;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 BT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B淋巴细胞的增殖发育中具有重要意义。BTK抑制剂(BTK inhibitor, BTKi)能干扰BTK在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 BCR)信号传导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血液系统肿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TKi可以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本文就BTKi在MS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4年04期 v.31 306-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绿峰;马晓红;钱百成;关运祥;王宝亮;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NMOS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和纵向延伸累及多节段的横贯性脊髓炎。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AQP4-IgG)是诊断NMOSD的高度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大多数患者血清AQP4-IgG阳性。AQP4-IgG与AQP4结合引起细胞毒性反应,继而诱发免疫细胞的激活及炎症因子的释放,最终导致神经元损伤。研究发现多种免疫细胞(如B细胞、T细胞)参与了NMOSD的炎症反应过程。现就参与NMOSD发病过程的免疫细胞类型及其作用途径和NMOSD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NMOSD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靶点和策略。

    2024年04期 v.31 310-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半乳糖凝集素-9调节阿尔茨海默病脑内免疫稳态的研究进展

    安洺玉;刘和煦;潘昌斌;余昌胤;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现已证实先天性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在AD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GAL-9)属半乳糖凝集素家族,具备免疫调节功能,与AD的病程进展关系密切,但具体机制并不清楚。因此,本文就AD中GAL-9调节脑内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2024年04期 v.31 317-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征稿·征订启事

  •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正>《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是全国惟一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神经病学学术性期刊,由国家卫健委主管,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从事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临床和科研人员等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神经疾病领域尤其是神经免疫学领域的科研成果。本刊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2024年04期 v.31 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正>《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期刊,创刊于2008年9月,国内统一刊号:CN 11-9298/R,国际标准期刊号:ISSN 1674-7372,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36,被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收录。先后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收录。于2023年首次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库、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收录。

    2024年04期 v.31 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误诊为咽-颈-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不典型重症肌无力一例

    张璐;方登富;谢愉快;罗琴;王俊;王永;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71岁。因“双上肢无力3d”于2023-5-24入院。患者入院前10余天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入院前3d出现双上肢无力、抬臂困难,症状持续无波动;无眼睑下垂及眼球活动障碍,无饮水呛咳,无吐词不清,无抬头及转颈困难,无呼吸困难,无下肢无力,无肢体感觉障碍等。既往体健,否认近期进食不洁及过期食物,否认近期疫苗接种史,否认相关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6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5/87 mmHg,心肺及腹部查体无异常。神经系统:神清语利,双侧眼睑无下垂,双眼活动度正常,双侧额纹及鼻唇沟无变浅,伸舌居中,悬雍垂居中,双侧咽反射对称引出,脊柱外观无畸形,双上肢近端肌力0级、远端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阴性,病理征阴性,四肢浅感觉及深感觉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头颅CT: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

    2024年04期 v.31 32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以顽固性呕吐为核心症状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二例

    刘曌;白杨;邵少举;万东君;

    <正>由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G抗体(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MOG-IgG)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称作抗MOG-抗体相关疾病(MOG-IgG associated disease, MOGAD)~([1])。MOGAD常见的临床表型有视神经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炎~([2-3])。

    2024年04期 v.31 32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MYORG双等位基因突变所致的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一例及家系分析

    陈绘颖;周衡;杨春景;

    <正>1病例报告患者(即先证者)男性,50岁,消防员,因“步态不稳3年余,吐字不清1年余”于2022-8-3入河北燕达医院。患者2019年开始出现步态不稳,表现为走路前倾、左偏,后步态不稳症状较前逐渐加重,1年前出现吐字不清,语速减慢,有类似爆破样发音,曾至多家医院就诊,行血钙、血磷、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素、血清及尿遗传代谢病筛查检测疾病组套(包括氨基酸代谢、有机酸代谢、核酸代谢、糖代谢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及血清极长链脂肪酸检测等均未见异常;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小脑齿状核、脑干多发结节样对称性钙化(图1);颅脑MRA提示脑血管动脉硬化,甲状旁腺静态显像未见明显异常浓聚区,脑电图检查示正常范围脑电图,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评分29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29分,完善线粒体基因组检查未发现异常;经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遂至医院就诊。

    2024年04期 v.31 326-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例新发NOTCH3基因突变的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脑动脉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分析

    甘佳乐;刘超;方亮娟;

    <正>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是一种由NOTCH3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性脑小血管疾病,目前被认为是成人缺血性脑卒中和痴呆的最常见遗传原因。NOTCH3位于染色体19p13.1-13.2上,95%突变为杂合错义突变~([1])。

    2024年04期 v.31 329-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会议纪要

  • 第18届世界神经病学辩论大会纪要

    刘慧;宋丽娟;王晓平;

    <正>第18届世界神经病学辩论大会(the 18th World Congress on Controversies in Neurology,CONy 2024)[1]于2024年3月21日至23日在伦敦举行。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66个国家的710名代表参会,包括150名特邀嘉宾。其中来自我国台湾地区参会代表1名,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区参会10余位神经病学专家,包括2名特邀嘉宾,分别为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乐卫东教授和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医院的王晓平教授。乐卫东教授受邀担任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议题的联合主席之一,王晓平教授受邀担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与痴呆(dementia)议题的辩论主持。我国此次参会规模最大的学术代表团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神经炎性疾病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团队,由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大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的7名相关专家组成。

    2024年04期 v.31 331-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